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旧版栏目>>特色汤小>>文化汤小>>阅览文章
走进“第56号教室”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3-12-19 | 435次浏览

                                  走进“第56号教室”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文/伍萍

 

     近日,有幸拜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享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受益匪浅!雷夫老师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他的教室以及他和孩子们真实感人的故事,而这些,无一不让人感动与惊叹,发人深省!

教育无国界,雷夫老师“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值得我们学习。他曾说,学会推己及人,无论别人做错了什么,都不要取笑或揶揄别人。对任何人都要有仁爱之心,这个世界需要我的关爱。的确,宽容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中国素有蔺相如三让廉颇,诸葛亮七纵孟获之说,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学会去宽容和理解他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学生呢?他们犯错误不懂事是难免的,此刻需要的正是我们的耐心引导。

雷夫老师无疑是名智慧的教育家,他在工作中始终以身作则,正如他所说:“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是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每天和我们老师相处,如果我们言行不一,怎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呢?学生在校难免会有打闹现象,而我们每次都会要求他们控制情绪,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方式呢?雷夫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深思——“希望学生控制情绪,首先我自己要控制情绪,因为我生气也不会让他们变成我希望的人,如果我希望他们做善良的人,可我自己大吼大叫,那就是言行不一,我从来不提高自己的声音,因为这对学生毫无用处.一开始年轻的时候我确实对他们吼叫,可是他们只学到一点,就是对我很恐惧.假如我安静,教室也会安静,假如你能很好地调适你的情绪,你会发现奇迹发生。

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无一不饱含雷夫老师对孩子的关爱,他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在他的眼里,学生分三种,他称为孩子一,孩子二,孩子三。孩子一是天才,聪明,爱上学,爱老师,出身好,有他们在他的班级里真的很幸福;孩子三,不喜欢上学,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常憎恨老师,父母也恨你,如果你敢骂他的孩子,父母就会来杀掉你。习以为常地,或者是天性,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把时间花在孩子一和孩子三身上,因为孩子一聪明,学得快,我们不要花很多时间就能教会。对于孩子三,我们如果不花时间,他就会毁了你的生活,给你带来很多的麻烦。但是雷夫老师不是,他与众不同,他把时间花在普通的孩子二身上,他们普通,平凡,数学不是最好,写作文不是最好,其他都一般般,但是他们不捣乱,老师不会在他们身上花太多精力。所以我大部分精力放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做得更好,当他看到一个小女孩,他会告诉她“你的声音很好听,我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有你在我的班级,我迫不及待等着你的成功”,这个孩子就会非常兴奋,他就会转化成孩子一的行为,当孩子三在那里找麻烦的时候,他们就会找不到捣乱的玩伴。让孩子二来影响班级,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安静,和谐。

     比起学习,学生的品质培养更为重要。雷夫老师也提到一个人的正派得体远比考试得高分重要。他说:“人们总是巴不得孩子在几个星期的时间内就无所不知,我不赶时间,我不在乎每周末的考试,我更关注的是一个孩子十年后能用得着的素质。” 我喜欢雷夫老师说的那一句话——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好。仔细想想,从长远看,我们老师绝不能拿学生的成绩跟另一个学生相比,应该用学生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

    在培养孩子品质方面,雷夫老师有着他的六阶段理论,而他凭借着对孩子的信任,带着他们走到了第六阶段,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他教育孩子为自己学,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他经常问学生:“你为什么学?”学生说“我不得不”或者“我不知道”,这时,每节课前,他都告诉他们,学习的东西终身受用,以后用得着,不是为考试而学。慢慢地,他让学生自己告诉他,他们为什么要学,才开始上课,效果才会更好,老师要告诉他们为什么学,而不是学什么?我们经常为了鼓励学生学习采用一些方法,而他指出用礼物和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十分危险,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体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励。的确,卓越的教学是向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让孩子们推动自己全力以赴做的最好,也就是说要让孩子自我成长.我的学生不需要从我这里寻找认可,他们要学习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他的学生们经常外出表演,戏剧演三十天,演出结束后,他不会发奖,也不会开派对,因为他认为做整个戏剧就是奖励,就是派对,美国与中国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不会因为奖励而改变。

     成功无捷径,细细咀嚼这本书,我向往“毫无恐惧的第56号教室”,从雷夫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我们可以做的更好的信念!他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折服!正是这种“角色榜样”教会了他的孩子们也永远不放弃!这些是不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真正的卓越是靠用心,牺牲,试错,以及大量的努力得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我们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