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阅读两本书,这两本都是图画书,也叫绘本,书中既有图,又有文,图文结合才能品味书的意韵。
二、读第一本《爱心树》
1、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出示PPT),你们想读吗?
这本书的名字就是——(齐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这棵苹果树会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些什么故事呢?你能猜一猜吗?
生猜
2、 读书呀,就是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想着想着,你便能从文字中,画面中读出更多东西,让我们一起边读边思考,走进这个故事。
3、 教师引读,指名3-4名学生跟读。
4、 读了这个故事,最让你心动的是什么?
5、 学生交流,谈感受。
6、 教师总结:这个故事中,大树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予了小男孩,哪怕只剩一个树桩了,她仍挺直身子让孩子坐在上面休息……;读到这里,老师不禁奇怪,大树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为什么她是快乐的?
7、 学生讨论并交流。
8、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原来快乐不是获得,而是给予。当大树只剩树桩时,书中这样写着: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大树心坎里有些什么呢?
9、 学生想象回答,教师总结:这就是大树的爱,所以我们又把这本书叫《爱心树》。
10、 故事结束了,画面定格在了这里,男孩已经白发苍苍,一身疲惫,他就坐在这棵原本挺拔的老树桩上,此时,男孩也许在回忆……,也行在向大树倾诉……,也许在……
请用笔写下你的感受。
11、 学生交流。展示作品
12、 就这么边读边想,你们把这本书读长了,读厚了,也读深了,不过,会读书的孩子不但能把书读厚,还能把书读薄。在你的身边谁像这棵大树,你能用一句话或一首诗赞一赞她吗?
13、 听着大家的交流,老师也很感动,我这儿有一首小诗,跟大家分享一下。(师诵)
14、 让我们一起用最最真诚的心声说一声“妈妈,我爱你!”是啊,天下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了,孩子的快乐就是母亲的快乐,我们要用一生来回报自己的母亲。
三、读第二本《温情的狮子》
1、 出示狮子的图片,这是我们读的第二本书的主人公,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动物吗?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 出示书名,这是一只温情的小狮子。
3、 听老师读。
4、 听了这个故事,看着这只温情的小狮子,你心里有什么感触?
5、 学生写作并交流。
四、总结
绘本的魅力就是如此,每一部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时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把自己的想象写下,就是给作品“补白”。今天我们读了这两本绘本,有兴趣的写写自己身边的“大树”,或为那只温情的狮子设计一个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