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 二 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作者: 戴津津 | 发布时间: 2023-02-13 | 572次浏览
2022-2023学年第 二 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1.疫情期间以及疫情后的教师培训
在之前的疫情期间,市区各平台都组织了学科、班主任等各项线上培训,很难达到像集中培训那样一丝不苟的听、思、研的效果。存在手机登录后放在一边或者截个图,直到培训结束的现象,并没有达到培训的目的。但是,线上培训也给所有想要进一步学习的老师很多学习机会,他们进入直播间就能学习听课,有时是录课,随时可以学习。疫情恢复后,估计这样的机会就会减少,这学期开始即将再次出现参加线下培训教师有限,想要学习的老师只有外出才能接受培训,耽误了很多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导致有些教师不愿意调课外出参加培训。
2.教师层次差异、培训形式单一;带有强制色彩、无法落实培训
老教师吃老本,无暇进修;年轻教师任班主任,工作量大,而且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通过进修充实自我;中年骨干教师挑大梁,忙于各种工作,极少时间进行学习。三种情况的差异,造成无法落实培训工作。教师为了完成继续教育72课时,只是讲培训内容闲挂在电脑上,根本没看,所以不会起到任何进修的作用。
3.教研缺“研”
培训时,只是自上而下按文件开展,专家说完,培训即结束,有没有留下深刻的思考值得深思。教研课只是学带、优青展示完就结束了,研讨时,不愿意说,没有研讨的氛围和想法,真正学到了什么不得而知。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探索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校本培训模式、方法,坚持注重实效,立足校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营造有利全体教师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我校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三、工作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以教育科研、教育现代培训和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实施校本培训,使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实施新课程中,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
四、工作重点
项目一:开设有针对性、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责任人:戴津津
效能目标:使年轻教师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有目的的设定自己的计划,向自己想象中的教师迈进。使老教师再次找回工作热情,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发挥自己的余热。
具体措施:选择大部分教师感兴趣的内容,适时请1-2名专家前来培训指导。指导结束后,请有感悟的教师能及时发表一些体会,最好能和专家做进一步的交流。
项目二:针对班主任,开展专业的基本功培训
责任人:苏蓓
效能目标:使所有班主任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有效的管理班级的智慧,并从中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班级的方法,促进每一个孩子的最优化的发展方向。
具体措施:事先与班主任沟通,调查班主任遇到的头疼的问题,找到大多数班主任所遇到的“疑难杂症”,告知前来指导的专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班主任快速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五、工作月程
研修时间 | 研修内容 | 研修形式 | 负责人 | 备注 |
2月 | 制定本学期校本研修计划 |
| 戴津津 |
|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
| 朱夏 |
| |
班主任专题培训 | 讲座 | 苏蓓 |
| |
青年教师发展班读书交流活动 | 沙龙 | 毛云 |
| |
3月 | 师德专题培训 | 讲座 | 华兵 |
|
青年教师发展班案例写作活动 | 讲座 | 毛云 |
| |
新教师亮相课 |
| 毛云 |
| |
爱汤山户外活动 |
| 毛云 |
| |
4月 | 教育理论或课堂改革方面的全员培训 | 讲座 | 贾良梅 |
|
专题教科研(菜单式)培训:课题专项经验介绍 | 培训 | 王德建 毛云 |
| |
5月 | 校级菜单讲座 | 讲座 | 皇甫静静 |
|
作业设计比赛 |
| 戴津津 |
| |
师徒展示课 |
| 毛云 |
| |
6月 | 近三年教师才艺展示 |
| 毛云 |
|
校内菜单讲座 |
| 戴津津 |
| |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评比 |
| 朱夏 |
|
备注:1.全年至少有一次培训活动在区级(含)以上媒体宣传报道,没有的扣2学时。
2. 学校着力推进“青蓝工程”,新教师师徒结对材料齐全,过程扎实,没有落实或过程不实的酌情扣2-4学时。
3.校网页设有校本研修栏目,信息及时更新,未设或信息更新严重滞后的酌情扣2-4学时。
4.每一次活动后,相关负责人需提供如下材料:培训的签到表、讲稿、学习记录、教师学习心得、师徒结对协议(青蓝工程)、活动照片、新闻报道等。
六、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协调工作,加强层级管理,各个管理层各司其职。
2.构建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网络,明确各人职责。项目负责人需认真及时登记“学校校本培训年度汇总表”、“校本培训签到表”、负责活动报道上传、资料积累以及验证工作。
3.制定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建立考核和奖惩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施过程监控、结果考核。教师每次研修活动,必须严格考勤,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及时填好研修手册记录、“教师校本培训记录表”,经项目负责人考核确认后才能获得相关学时。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
4.培训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训前应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的目标、措施、时间、具体内容等。
5.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校本培训的规划、培训活动材料、教师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