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山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作者: 贾良梅 | 发布时间: 2022-08-30 | 355次浏览
汤山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学校现状
1. 教师队伍呈年轻化。近几年汤山小学新进教师愈多,近五年工作的教师占大部分,他们有着较高的科研激情,整体素质较高,但尽管如此,多数教师没有教学及科研经历,一切还在摸索中,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指导。
教科研不规范科学。新老教师两极化,使得教师对于教科研知识与方法存在欠缺,教师单凭经验进行课题研究,导致教科研不够规范科学,效度与信度有限。
对教科研理解片面。教研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研的深化与发展。但大部分教师,以“教”代“研”,认识模糊,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搞科研与自己无关,将科研与教学对立,部分教师搞科研也只是急功近利,致使学校整体科研含金量低。
学校科研氛围不浓。学校近几年聘请专家,积极鼓励,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有所提高,但由于方法、经验以及自身等原因,教师执着于教学实践,不注重方法,不能及时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思考记录下来,学科中缺少科研聚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仍然不够浓厚。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将以江宁区教育科研的工作意见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全面推进“具身乐学”教改,在探寻教育规律中提高教科研质量,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提高教科研质量,在创新方法中提高教科研质量,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贡献智慧。真正把“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必须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理念落实到工作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工作目标
1.立足课堂,借助教研、教师赛课等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系列达标活动,从课标、教材、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分项达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2.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教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科研型教师团队,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3.推进课题研究,充分运用校级课题的研究,带动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子课题的研究中来,发挥教师的研究作用,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实效。
4.定期组织校本培训,引导和帮助教师掌握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
5.充分发挥教师阅览室的作用,定期开展阅读活动,鼓励教室阅读经典案例和专业书籍,使教师养成自行阅读的习惯,学会积累,尝试撰写各种题材的论文案例等。
四、工作重点
项目一:聚焦课改,优化教研形式
责任人:皇甫静静
效能目标:精心设计筹划学科活动,以赛促研,团结协作,提升质量,继续打造语文优秀教研团队。
具体措施:
继续组织语文新课标的学习活动,开展新教师课标学习竞赛、阅读或观看课标解读资料、结合教学实践畅谈课标理解等活动,帮助教师明确课标精神,有效进行语文课堂实践活动。
根据学校的语文教师整体情况,制定教研活动安排表。围绕学校的课改理念及双减政策,明确每次教研活动主题,各备课组根据主题确定组内备课主题,并严格按照主题开展活动。
全面纵深推进教改项目,做好深化、总结与推广。优化语文教研备课方式,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语文专业教研团队的共同成长。
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和教导处管理人员参与研讨确定。学科活动提倡精炼,注意整合和实效性,让教师们在活动中提升学科素养。
随机对教研、备课活动抽查。填写相应的督查反馈表交学校,有问题的第一时间在反馈平台反馈,及时跟进教研活动。
项目二:落实双减,做好素养导向
责任人:皇甫静静
效能目标:落实“双减”,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优教减负。明确“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作业研究思路,把科学设计作业、提升作业效能作为重点纳入教研计划,逐步建立并完善“双减”的长效机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学校素质教育。
具体措施:
聚集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课堂结构,重视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展示汇报等形式引导、组织学生动脑、动手、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打造高效活力课堂。
加强作业布置“精选”“适量”“分层”设计,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更快乐、更幸福的学习。
(1)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减少内容的枯燥。如:诗配画、趣味纸碟汉语拼音字母、熟字加偏旁小报、手抄报、阅读小报、思维导图等等。
(2)增加作业的自主性,减少教师的操控。如让学生自主设计练习卷,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内容、作业形式。
(3)增加作业的多样性,减少形式的单一。根据新课标的内容整体架构,设计作业。如将抄写作业,低年级可采用仿照古人“写大字”,创设自己的“大字集”等,高年级课采用“词卡储蓄罐”“好句盲盒”等。
充分发挥课后服务课程多样化的作用,鼓励语文老师开展语文特色活动,如:诵读中华经典,讲故事比赛,“书香校园”手抄报竞赛等。
项目三:课题引领,提升科研品质
责任人:皇甫静静
效能目标:让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研促教,以教成研。
具体措施:
1.切实落实课题研究的三个会议,即学期初的课题布置会,学期中的阶段小结研讨会,学期末的课题研究过程成果展示会,以此促进课题研究真开展,真研究。
2.指导帮助课题组开展过程研究,围绕学科组的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并以课题带动教师研究,以科研形式带动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以科研探究活动带动年轻教师研训学习,逐步提升自我。
3.课题组的成员选择1-2名助手,协助资料研究、课堂实践研究、以及资料的归类整理。定期检查,规范实施课题研究及最终的结题指导等工作。
4.课题组的成员率先要将课题的研究落实到教学中去,进行课堂实践研究、或者实地研究,落实相关的负责人,带领志愿者推进课题的研究进程。
项目四:提供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责任人:皇甫静静
效能目标:将培训、科研、教研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立足科研为先导,坚持以研带训,以训促研、研训结合,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
具体措施:
重视理论学习,筛选有价值的书籍,鼓励教师全员阅读,共读与选读同步,利用学校新的教室图书馆,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沙龙,或主题阅读指导,或阅读收获分享,促进教师阅读热情,激发教师阅读思考,让主动阅读成为本能。
为教师提供成长路径,积极为教师争取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聆听专家、名师思想,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邀请名师或专家垂范,现场答疑解惑。
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论文、案例等比赛,力争在获奖的面上扩大,获奖的层次上有较大提高。
开学初组织和审核好本学期校内菜单讲座内容,建立校内菜单库,为更多的老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学校骨干各级各类骨干老师参与区级菜单,积极点菜,创造条件,向校外推出优秀人才。
组织校内优秀课、基本功等教学比赛,对外提供观摩课堂,让每一个教师都有机会到熔炉里练一练。经过比赛的锻炼使教师在搀扶中学着站立,在精心的‘设计’中避开许多弯路,使自己教学有质的飞跃,促进教科研的水平。
五、工作安排
月 份 | 工作内容 | 责任人 |
9月 | 收集教师暑期的论文(第一周) | 教研组组长 |
同伴间相互修改(第三周) | 教研组组长 | |
菜单讲座个人申报、评选 | 皇甫静静 | |
语文新课标学习竞赛 | 周学兰 | |
10月 | 校级课题推进会(第五周) | 王德健 |
论文写作培训(第六周) | 戴津津 | |
校级论文评选(第七周) | 皇甫静静 | |
作业设计比赛 | 皇甫静静 | |
11月 | 青年教师赛课 | 教研组组长 |
外请专家指导课题(第九周) | 皇甫静静 | |
校级课题研讨活动(十一周) | 王德健 | |
优秀作业设计展评 | 皇甫静静 | |
12月 | 教科室的菜单(十三周) | 皇甫静静 |
优秀获奖论文、案例分享会(十五周) | 皇甫静静 | |
1月 | 校级课题小结、安排 | 王德健 |
外请专家修改论文、案例 | 皇甫静静 | |
2月 | 优秀教研组评选及经验分享 | 贾良梅 |
教科研总结会布置假期任务 | 王德健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