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科研时空>>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言如清泉育繁花

作者: 贾良梅 | 发布时间: 2021-11-17 | 424次浏览

言如清泉育繁花

——汤山小学开展小学语文“基于学的教学语言研究”主题研讨活动

精准凝练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传情达意、感染熏陶无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教学语言。11月16日,为进一步探索教学语言的组织与表达,汤山小学开展了“基于学的教学语言研究”主题研讨活动。江宁区语文教研员周爱华老师以及来自全区各小学的一百多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来自汤山小学和江宁实验小学的五位老师带来了一节节精彩的课例。汤山小学姚世芊老师执教的《狐假虎威》活泼生动,充满童趣,无形中让孩子轻松快乐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之中;戴翠娟老师带来的《伯牙鼓琴》真挚感人,将学生带进那段永不褪色的友谊;刘媛老师的《麻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促讲,使课堂活力满满;来自江宁实小的何潇老师执教的《出塞》荡气回肠,深情的教学语言极富感染力,让人沉浸在边塞关城的意境之中;朱安琴老师的《书戴嵩画牛》课堂语言诙谐幽默,带来阵阵欢笑。几节课各有风采,引人深思。

copy

精彩纷呈的课例过后,汤山小学皇甫静静老师汇报了汤山小学在教学语言方面的研究工作,她以《教学语言——学习力生长的磁场》为题,展现了汤山小学语文组为改进课堂教学语言所做的种种尝试,读书交流、观摩名师优课、自我反思等多种举措令人受益匪浅。随后,几位授课教师分享了磨课过程中最真实的感受,在回溯、观照和反思中,展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

最后,周爱华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点评,表达了对江宁小语界的殷殷期盼,她指出教师应清晰教学目标,明确目标指向,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将学生身临其境地带入文本之中。学生学习语文也应通过读和写的渠道,师生共读中让学对语言文字产生理解,产生热爱。对大家都关心的双减政策如何在课堂具体落实,周老师也给出了宝贵的建议,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避免过多的讲与问,真正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一番讲话大有裨益,在座教师受益匪浅。

此次教研活动聚焦教学语言,令人深受启发,圆满而成功。正所谓“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学生”,精准到位的教学语言基于学生、基于学情,是联通教与学的桥梁,架起思想碰撞的通道,今后,汤山小学语文组将继续深入研究,让恰如其分的教学语言化作汩汩清泉,浇灌语文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