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 一 学期 教务处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作者: 贾良梅 | 发布时间: 2020-09-01 | 627次浏览
2020-2021学年第 一 学期 教务处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1.疫情期间的教师培训
疫情期间,虽然市区各平台都组织了学科、班主任等各项培训,但是由于是网络培训,很难达到像集中培训那样一丝不苟的听、思、研的效果。存在 手机登录后放在一边或者截个图,直到培训结束的现象,并没有达到培训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教师想要学习研究的心愿不强。
2.接受培训的教师有限
各级部门开设了多种培训,首先,能参加培训的教师有限,其次,二次培训活动的开展不够及时、有效,尤其是艺体这样的小学科,无法真正落实。有时即便开展二次培训,可能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能真的达到传达培训所获的目的。
3.教师层次差异、培训形式单一;带有强制色彩、无法落实培训
老教师吃老本,无暇进修;年轻教师任班主任,工作量大,而且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通过进修充实自我;中年骨干教师挑大梁,忙于各种工作,极少时间进行学习。三种情况的差异,造成无法落实培训工作。教师为了完成继续教育72课时,只是讲培训内容闲挂在电脑上,根本没看,所以不会起到任何进修的作用。
4.教研缺“研”
培训时,只是自上而下按文件开展,专家说完,培训即结束,有没有留下深刻的思考值得深思。教研课只是学带、优青展示完就结束了,研讨时,不愿意说,没有研讨的氛围和想法,真正学到了什么不得而知。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探索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校本培训模式、方法,坚持注重实效,立足校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营造有利全体教师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我校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三、工作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以教育科研、教育现代培训和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实施校本培训,使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实施新课程中,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
四、工作重点
项目一:开设有针对性、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责任人:戴津津
效能目标:使年轻教师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有目的的设定自己的计划,向自己想象中的教师迈进。使老教师再次找回工作热情,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发挥自己的余热。
具体措施:选择大部分教师感兴趣的内容,适时请1-2名专家前来培训指导。指导结束后,请有感悟的教师能及时发表一些体会,最好能和专家做进一步的交流。
项目二:针对班主任,开展专业的基本功培训
责任人:苏蓓
效能目标:使所有班主任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有效的管理班级的智慧,并从中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班级的方法,促进每一个孩子的最优化的发展方向。
具体措施:事先与班主任沟通,调查班主任遇到的头疼的问题,找到大多数班主任所遇到的“疑难杂症”,告知前来指导的专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班主任快速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五、工作月程
研修时间 | 研修内容 | 研修形式 | 负责人 | 备注 |
9月 | 制定本学期校本研修计划 | 戴津津 | ||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 贾良梅 | |||
新教师培训 | 沙龙 | 华兵 | ||
班主任专题培训 | 讲座 | 苏蓓 | ||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 | 濮东林 | |||
10月 | 师德专题培训 | 讲座 | 华兵 | |
教研组二次培训(分学科) | 讲座 | 贾良梅 | ||
青蓝工程过程性活动 | 濮东林 | |||
爱汤山户外活动 | 濮东林 | |||
11月 | 教育理论或课堂改革方面的全员培训 | 讲座 | 成健 | |
教研组二次培训(分学科) | 讲座 | 戴津津 | ||
专题教科研(菜单式)培训 | 培训 | 王德建 | ||
12月 | 教研组二次培训(分学科) | 讲座 | 贾良梅 | |
分学科交流学习新课标 | 濮东林 | |||
青年教师发展班活动 | 王德健 | |||
1月 | 青年教师发展班总结评比活动 | 自评、他评 | 王德建 | |
校内菜单讲座 | 成健 | |||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评比 | 贾良梅 |
备注:1.全年至少有一次培训活动在区级(含)以上媒体宣传报道,没有的扣2学时。
2. 学校着力推进“青蓝工程”,新教师师徒结对材料齐全,过程扎实,没有落实或过程不实的酌情扣2-4学时。
3.校网页设有校本研修栏目,信息及时更新,未设或信息更新严重滞后的酌情扣2-4学时。
4.每一次活动后,相关负责人需提供如下材料:培训的签到表、讲稿、学习记录、教师学习心得、师徒结对协议(青蓝工程)、活动照片、新闻报道等。尤其是各教研组长需及时根据教师外出培训情况做好二次培训相关工作,每次二级培训必须提供两位教师的教研记录本或培训记录本的照片。
六、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协调工作,加强层级管理,各个管理层各司其职。
2.构建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网络,明确各人职责。项目负责人需认真及时登记“学校校本培训年度汇总表”、“校本培训签到表”、负责活动报道上传、资料积累以及验证工作。
3. 制定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建立考核和奖惩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施过程监控、结果考核。教师每次研修活动,必须严格考勤,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及时填好研修手册记录、“教师校本培训记录表”,经项目负责人考核确认后才能获得相关学时。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
4.培训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训前应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的目标、措施、时间、具体内容等。
5. 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校本培训的规划、培训活动材料、教师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