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科研时空>>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汤山小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作者: 施丽 | 发布时间: 2019-02-16 | 690次浏览

汤山小学2018-2019学年第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区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总体工作安排,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乐学、乐、乐成长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贴近课改教改为方向,以龙头课题研究为抓手,以科研特色活动为平台,广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活动,积极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逐步形成以校本化教研科研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使学校教科、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以龙头课题研究为引领,推动教科研发展。培养研究型教师、规范研究行为、丰富研究形式、创新研究方法、加强研究交流,形成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风格、新格局。

2.以组织活动为载体,丰富课题研究内涵。本学期,教科室将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研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倾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

3.以备课组建设为重点,加强科研教研整合。举行专题研讨、教师沙龙等系列活动,以科研促教研,借助科研提升学科活动档次,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进一步实现优质教育。

4.以推广成果为突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时传达相关信息,鼓励教师自觉将教育教学经验适时转化成显性成果,让教师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由实践型向研究型角色的转变。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提高教研效益

1.加强组织建设,规范教研管理

充实教科研队伍,给业务能力强的教研骨干压担子,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负责抓——教科室指导抓——教研组抓落实——备课组抓实施的教研管理网络,让教科研团队成员、教研组长、每一位教师都积极投身教科研工作,提高教研效益。

2.落实各项制度,提高教研效益

1)建全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功能,以常规教研活动为载体,通过上课、评课和集体备课等活动,深化教学研究,研究教材教法,把握课堂教学目标、规范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技能。

2)落实教研组集体研讨制度,各责任人要做到时间保证,制度落实,各备课组每周至少有1次的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之间开展博客式互助式等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形成在学习中改革,在改革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的的理念,激活研究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学习研讨之风。

3)完善教学常规飞检制度,实行不定期、不通知的常规抽查活动,抽查项目包括备课、听课评课、作业、辅导、摘抄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时整改。

4)落实青年骨干教师师徒结对帮扶制度,广泛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练兵和听评课活动,努力为青年教师创设成长发展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成熟。教科室定期对师徒结对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反馈,结合绩效考核做好评价工作。

(二)丰富教科研活动内容,夯实校本研究

本学期将继续为教师提供广泛参与教科研的平台,引导教师开展交流、研讨等科研活动,重点组织好以下活动:

1.集体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知识水平是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基础,要坚持个体性学习与集体性学习,专题性学习与系统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制度。

2.课例研讨活动。在课例研究中继续做到现场评课,集体交流。

3.加强和其它学校的联谊教学研讨活动。邀请名师到学校传经送教。组织教师虚心学习,不断进步,上好汇报课、研究课,并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带领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以点带面,带动全校的校本研修。

(三)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丰富教学研讨内容。

学校除组织教师观摩名师授课,外出听专家讲座外,还将继续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及时反映教科研动态,以利于掌握信息、借鉴运用先进的理念,服务教学。本学期重点倡导教师在教研活动领域发贴与跟贴,与时俱进地推动教研方式的创新;鼓励教师将教学论文,精彩教学片断、课堂设计、教学随笔、最新教科研信息等挂于校园网、各教科研网页上,增进交流与学习,鼓励教师拥有自己的教育博客。

(四)规范课题管理制度,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落实好我校的省级十三五规划课题《生态文化观照下小学 实践创新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和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利用地区旅游资源,开展小导游特色活动的实践研究》的结题工作,要树立成果意识,规范管理过程性材料,通过课题研究,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1.扎实做好课题常规工作。抓好计划的制定、措施的落实,活动的总结,并认真做好文档的管理工作。

2.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确保实验取得实效。每一位参研教师要高度重视实验工作,提高实验的实效。做到妥善安排,认真实施,过程扎实,资料详实,成果充实。今后,每个新立项课题在做好常规研究工作的同时,每学期还必须组织课题组人员完成以下工作:读一本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专著并撰写读书心得;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活动;开一堂课题研究课;写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积累一些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等;期末形成一份研究工作总结。

(五)推广科研成果,打造科研强校品牌

1.做好论文撰写的发动工作。每一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研究目标,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要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叙事、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教科室将组织好各级各类论文评比选送工作,本学期在论文发表、获奖的数量和档次上要有新的提高。

2.重视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为了提高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引导教师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轨,本学期对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各项优质课竞赛、论文评比、家校合作论文等教研竞赛活动,要群策群力,做到高质量、创特色,力争在省市区获得高层次奖项,打造学校科研强校品牌。

四、工作安排

月份:

1.制定教科室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主要工作;

2.开设校内指导撰写教育案例、叙事论文的讲座

3.组织校、级菜单式讲座申报和点菜工作

4.组织召开各项规划课题课题组会议

5.组织各课题负责人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月份:

1.组织参加区教育案例、叙事论文评选活动

2.组织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利用地区旅游资源,开展小导游特色活动》结题

3.组织区级菜单式讲座;

4.组织教师进行第九、十期市级个人课题的过程性材料的提交

月份:

1.围绕省级十三五规划课题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2.做好各项论文(行知杯、黄浦杯、教海探航等)评比的指导工作。

月份:

1.组织菜单式培训

2.围绕省级规划课题开展系列活动

3.组织教师进行江宁区个人课题第一次过程性材料的提交。

月份:

1.各项教科研成果登记、汇总、通报

2.教科室工作总结

201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