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旧版栏目>>教学之窗>>阅览文章
《找规律》教学手记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09-11-03 | 404次浏览

   今天在本校开了一堂校内公开课:课题是《找规律》,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情景引入,发现规律。在这一步中,又分两小步:

【1】一步是情境引入,初步感知。课件起始依次出示了姚明,美国NBA篮球巨星,参加火箭队;刘翔,亚洲飞人,也是世界飞人;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的功勋。

先让孩子们猜,接着出现得是什么?。再提问:你们为什么先猜不出,后来又能猜出来,而且猜得这么出准确,为什么?

接着揭示课题:《找规律》。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有规律排律的东西,这些有规律中,还存在这些也多数数学问题。

【2】这一步小组交流,重在发现规律。

【1】小组讨论:这些物品的排放是有规律的么?有什么规律呢?

【2】学生讨论:盆花、彩灯、彩旗的摆放顺序是怎样的?

最后师生归纳:盆花、彩灯、彩旗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他们的摆放规律是依次重复出现的。

第二步、让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在这一步中,着重点是教学例一。

【1】出示课件: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2】出示要求,全班尝试讨论。

自己想办法确定左起第15盆花的颜色,并记录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在小组中讨论。

【3】全班交流。这样,学生的计算中出现了这样的几种情况:

方法一:画图

方法二:推测。

方法三:计算。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计算着一种方法:15÷2=7(组)…1(盆)

第三步、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课件出示第一题,杂货哦这样排下去。从左边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解答。

【2】学生汇报。

【3】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优化:分类法不适用,画图法较烦,计算简便,不容易错。

学生解答说明理由。强调:有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的第几个相同?没有余数。

第四步、独立尝试,强化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试一试第2题,从左边起,第21面是什么颜色?

【1】学生独立用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2】集体进行校对。学生口述,教师用课件出示。

【3】解答:第23面是什么颜色?

最后,教师进行了小结:刚才我们解决的盆花、彩旗、彩灯中国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干什么?(找规律)这些物品的摆放有什么规律?(依次重复)找到规律之后,我们可以想到集中不同的规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用除法算)。用除法计算时,根据什么来确定除数?(分组,每组有几个物体,就除以几)。要确定某一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看什么来解决问题?(看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相对应点的那个物体相同;没有余数,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的最后一个物体相同)。

第五步: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4、完成练习十第一题。

第六步、反思回顾,总结学习方法。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收获?

  研讨反思后手记:

  总体上面来说,课件的精美,教学设计的精到,教学预设的达成,教学效果的显现,已经得到了听课教师的首肯。教学相长,课后也与好多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入探讨交流,加上自己的反思,这堂课还有几个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几个没想到:

【1】没想到今日有两次发言的特别漂亮。他是我们班的仪的最后进的一个学生。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几乎很少算对。可是,当问到15朵后面是什么花时,他竟然非常流畅,也非常有条理的清楚的表述了出来。今儿发言,平时几个很优秀的学生在回答提问时,竟然语言含混不清,这些平常发言表达都很优秀的学生怎么了?实在没想到。

【2】学生的几点口算题普遍已经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正确率不高。这应该引起自己足够的重视。对于老师属虎,同学们猜猜自己多少岁时,学生显得非常的茫然。课堂上竟然出现了“猫猫”,没有达到教学的预设。实是出乎意料之外。

【3】对于刘翔、姚明似乎大家都熟悉,可是,大家对钱学森却陌生的很。其原因,其一是平时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存在了问题,其二,使学生读书看报很少,不能关注时事政治。钱学森前不久刚刚过世,不管是纸面的,还是电影电视,对他的报道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的袭来。在这个环节,用一个无关大局的例子,而白白的耽搁了宝贵的两分钟,实在是可惜。

几个没有处理圆满的细节。

【1】是对“每一组”依次反复处理的还不到位,应该将每一组的画圈与讲解同步。这也是一个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出来。

【2】对于孩子们一题多解问题。其中,有一个孩子对每组四面彩旗,第41面是什么,这个问题。一个孩子用除以2,这样得到十组。这每一组中也存在着单双组问题,这样,就可以得到第41面是什么旗子了。这实际上是学生的一个很好的思维创举,而我在教学中忽略了。应该对孩子进行欣赏,再与除以4的计算来进行比较,这样,孩子们的印象就更加的深刻了。

【3】对于对于教学中的表扬与欣赏,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掌声,而不是机械的要掌声。这点,应该是适合高年级孩子的特点,不能太幼稚化。还有,就是教师课堂上应该放开些。虽然也经常开课,因为有无教师听课,状况确实不同,所以,心态就有点走了样,怎样调整好,让孩子和教师自己迅速的进入状态,确实很重要。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在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我们提高效课堂不应成为一个口号,高效课堂应该落实在平时的常态课上。校本教研应该是常态课的研究。我想,如果我们将常态课上成公开课,公开课坚持成常态课,那该多好。要想高效,必然首先要实效。只有在实效的基础才能得到高效。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贵就贵在平时,贵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