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科研时空>>教师团队>>阅览文章
汤山小学2014-2015第二学期教科研团队工作计划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5-03-16 | 478次浏览

 

汤山小学2014-2015第二学期教科研团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这一总体思路,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树立“科研引路,教学创新”理念,不断丰富“科研兴校”内涵,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发展而服务。

二、工作思路 

立足校本教研,通过开展常态课教研活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高效的学科教学模式,努力构建高效课堂,继续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以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构建高效课堂为工作目标,狠抓常态课教学,提升学校教研工作质量,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工作重点:

1、以加强理论学习为抓手,努力营造理论学习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日常性研究,努力开创群众性研究,常态性研究为主的我校教科研工作新局面。

2、加强对已经立项的“十二五” 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切实掌控课题研究动态。做好十二五末课题申报及研究工作,完成并完善课题方案,妥善安排研究工作。

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好课题阶段成果的转化工作,继续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教研和科研的协调稳步发展。

四、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开辟多种渠道,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1、集中学习和自己学习相结合。今年我们仍提倡以自学为主组织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认真学习各项理论。本学期我们除了继续组织教师学习与校课题有关的教科研理论知识,还将协同教导处,围绕学校的课题研究,组织老师们有针对性地学习新课标和各类教学理论杂志。同时可以结合教研组课题组活动时进行学习,教研组长课题组长要提前搜集资料下发给老师。教师也可以在网站上学习,青年骨干教师要多上“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学习专家讲座和授课,

2、精读与通读相结合。每位教师,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开展读书工程,倡导读名著读经典的风尚,在全体教师中继续开展至少精读两本教育书籍的活动,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品位。坚持进阅览室阅览。每位教师将学到的先进的理念,前沿的信息,优秀的教法,成功的举措,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融合。

3、读与写相结合。坚持写好学习体会,要求教师认真撰写读书笔记,教师每学期人人完成2篇学习心得。可以写读书后的心得,也可以运用书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故事写。根据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科室将定期组织教学随笔评比活动。

(二)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继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老师们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学校将邀请有关教育专家、教学行家来校作讲座、指导。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也打算邀请市教研室的相关人员作辅导,拓宽视野,扬长避短,不断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科室组织的课题、科研等业务培训,以提高教育研究水平。培训活动时,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本学期计划培训一到两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研讨活动、出席观摩交流,促使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

2、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开展各种以教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为主题的学术活动,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通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说课比赛、撰写教育随笔比赛,教育博客评比等形式,引领教师始终关注和直面现实,善于发现、,把课题研究与校本培训、培训与考核、培训与评优、培训与小型竞赛相结合,定期组织座谈交流会,以促进骨干教师的茁壮成长,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不断推动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3、加强教师培养工作。根据不同层次教师培养目标和培养重点,做好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三年教龄以内的新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跟踪提升工作。组织并鼓励教师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多上研讨课、示范课,积极发表论文,为教师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发展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通过常态课、展示课和重点帮扶(青蓝工程)等多种形式的分层培养机制,促进各级教师在自身原有的水平阶段有一定的提高和发展。 

(三)深化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广泛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继续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研究、结题、成果鉴定推广等工作,实施全过程的组织、指导和督促管理。本学期继续做好学校3项“十二五”规划课题的各项研究工作,组织完成2013年个人立项课题的结题工作。由教科室牵头,组织课题组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1、坚持教科研过程的规范管理

本学期,教科室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学校现有集体课题和个人课题进行规范管理,每学期组织一次教科研的专题活动。课题研究组分工到人,计划、总结、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有实验组教师分别承担,实验教师要有计划、有总结、有个案,使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内涵。从管理中求质量,从管理中求规范,从管理中求发展,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努力,增添教科室的亮点。

2、做好课题过程性材料的积累

严格按照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教科室将定期召开课题进展交流会。集体课题要严格执行其相应的课题管理规定,实行课题管理责任人制度,进一步明确各课题组内部的分工与预期成果。个人课题研究要做到有研究计划、有经验总结,有教学实践和总结、有评价反思和资料积累以提高研究效益。

3、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课整合

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示范课、教研课、汇报课等。我们要求各课题组成员,将自己承担的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突出课题研究要深入课堂,以课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打造精品课。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四)、特色工作

1、维护建设好“汤小网络教研博客”这个平台。鼓励青年教师每月发表教育科研类原创博文至少1篇,(内容可以是读书心得、教学后记、教育反思、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案例分析、公开课教案设计、学科论文等等)每学期必须有一篇2000字左右的教育理论著作学习心得体会、课题研究论文1篇。教科室每月统计一次,纳入教师教科工作考核,鼓励教师多读博、勤思考、多写博,期末还将进行优秀博客评比,并加大考核力度。力争让汤小教师网络教研博客能成为我校教育科研向外展示的一个窗口。

2、继续组织青年教师沙龙活动,丰富沙龙活动的形式。以各种有效教学设计评比、论文评比、反思评比、案例评比等活动促进教师深入思考,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催生有效教师,深化有效教学探索。同时结合区、市级各类征文活动、教育教学研究案例评比活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分析等征文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五、每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2、完善“青蓝工程”和“骨干教师”管理制度

3、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4、做好“菜单式”讲座的点菜和申报工作

5、组织召开各项规划课题课题组会议

四月份:

1、邀请教科研专家领导来校作讲座

2、集体课题子课题进展情况交流会

3、做好2015年区级优秀教育案例、叙事的评比工作

3、开设“菜单式”讲座一次

4、开展一次校级或片级个人课题交流活动

五月份:

1、做好2013年区级个人立项课题的结题工作

2、“菜单式”讲座一次

4、围绕“青蓝工程”做好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展示活动

5、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评比

4、做好各项论文(师陶杯、教海探航等)评比的指导工作

六月份:

1、集体课题实施总结与汇报交流

2、教师教育教学随笔评比

3、青年教师教学论文、案例评比

七月份:

1、做好学期教科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2、完成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201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