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旧版栏目>>教学信息>>阅览文章
课堂教学的守望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0-04-15 | 374次浏览

   第一次走进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新鲜;第一次用新的三星小本本,生疏;第一次

聆听的南京市教育研究室的杨昭主任的演讲,震撼。这里敲打的只是一些条条杠杠,一些思维的

智慧火花,漏误在所难免。

   改进教学,做在课堂上,还是做在人身上。

  南外仙林分校的课改告诉我们什么?

1、拓展质量

   质量载体:学习结果——学习过程

   质量领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质量生态:实体质量——环境的质量

   质量范围:关注学生生活——教师成长的质量

2、坚守课堂:六年的守望六年的行动

    校长的管理执着于课堂的高效

    教师的发展历练于课堂的改进

    学生的成长落脚于活力的课堂。

3、理性的推进

    广泛的学习借鉴。融会多家,本土改造,孕育着办学特色。

    积极稳妥,唤醒主题,研究引领,行政推动

    教师不是一个工具,应该焕发出主体意识。在研究的平等上,引领着他们这个团队向前走。

4、把握原点——学生的发展为本。

   为学而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

   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的精神是什么?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最后是学生完全的学习。教

师的主导作用,不是把教师边缘化。不在于每几节课讲不讲多少,而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5、德育的回归

   忧虑的情景——课堂改革的深层阻隔

   德育走向孤独

   无阵地的德育和无出路的德育,因此开辟了第二课堂

   德育变得与学习与课堂无关,当教学失去德育引领后……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负责制,班级教育小组负责制,日碰头,

   让德育进课堂,以班主任的心态来当好教师,教好课。

   为学科教学招魂。

   没有主题教育的课堂是静默的课堂。

6、孕育特色

   课堂改革是硬道理

   课堂改革有道理

   课堂改革讲道理

   我们作什么?

一、关注课堂。主阵地集结

1、课时情节正在走向衰竭。

   着眼于“课时”——着眼于课堂。

2、课改推动者课堂的嬗变。

【1】教材正在发生着变化,教教材用教材教

【2】教学方式呈现出多样性。

【3】关注课后的教学反思

【4】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

   诊断课堂-有效性的审视

1、教学出发点的问题。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从教的角度思考应转变为学

2、教学目标问题

   追求形式上的三维,缺乏真正落到实处上。

   要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

   教学目标不大符合学生的实际

   教学过程和过程脱节

3、课堂模式上的问题

   个人独立学习、表达学习、水平低的机会问题

4、教学设问上面的问题

   设问的有效性差

   上课提问随意化、无序化

   缺少思维的容量。

5、现代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上的问题。

   问题的病因:

【1】学科素养还需继续增强。

   对所教学科的本质把握不到位,对知识说蕴含的学科教育价值不大理解。

    对学科内容和理解不渗透。

    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问题需要继续提高。

【2】根本的问题在于人。

   把教学的改进做在课堂上,还是在人上?

三、改进课堂-专业化的行动

   真抓

   引领

   行动跟进

   建议:

1、教学目标要清晰。

   教师应该做一个明白人

2、理清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一课时、一单元、一章节、一册书、一学年

3、课堂提问要有思维的含量。

   有价值、有必要、有解决的可能

4、反馈要及时。

   美国通用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讲课,回答学员的疑惑说:你们是仅仅是知道,而我们已经做

到了。这就是差别,关键在于行动。

   期待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