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科研时空>>教师团队>>阅览文章
汤山小学教师团队组建制度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4-02-17 | 370次浏览

汤山小学教师团队组建制度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构建研修型学科组,探索教研活动的创新,形成了研究合作型的教师团队。通过积极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营造科研氛围,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完善管理长效机制,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创生出一种新型教研文化。

一、工作目的

1、形成一支团结和谐、互帮互学,合作进取的教师团队。

2、打造勤教善学,具有开拓进取,富有创新意识的团队。

3、充分利用老教师人才资源,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4、教学队伍即科研队伍,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二、工作措施

(一)以学科组建设为抓手,突出教师团队的价值

1、学科组制度建设

① 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规范完善的学科组管理制度,是学科组职能能否有效发挥的重要保障,为此,学校在开展学习、研究与实践中,建立起了保障教研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教师业务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制度、师徒结对帮扶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以及学校领导联系学科组制度。

②激励机制

一是物质激励。学校每年都要划拨资金作为学科组开展校本教研的专项资金;二是从精神上激励,我们把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情况作为教师评优晋级以及选拔后备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建立了学科组考核制度,主要从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学问题研究、学科组长工作、教学成绩、教师培养、论文论著、辅导学生等八个方面进行考核,每期根据各学科组考核得分评出先进学科组。另外还建立了校本教研能手评选制、校内名师评选制等 。

(二)以专题教研为主要形式,促使教师在实践中研究与思考

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学研究要切实针对教育教学中真切存在的问题,并且教师有期待探讨和解决的愿景。通过研讨,这些教学问题能得到切实解决,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得到切实提高。这样的教研,教师才会喜欢,才会乐于参与。在充分论证了教师的教研需求的前提下,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专题研究为形式,以集体研讨为手段,以研究课为载体推进校本教研工作。专题研究分两类,一类以中心学科组为单位开展的本学科内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一类是以年级学科组开展的学科内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研究。

(三)以教学问题研究为补充,拓展教师专业成长渠道

为促进教师的思考和研究,我们以教学问题研究为向导,帮助教师去实现个体研究的愿景。教师的教学问题来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研究并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基本操作程序是教师在期初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选定教学问题,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自主探究,期终新形成对这个教学问题的研究论文。

(四)构建研修型学科团队,引领校本教研走向深入

一个学科组就是一个团队。我们认为,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个高水平的学科研修团队,即由各学科组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浓郁的教研氛围。随着我校学科组建设的加强以及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自主研修、合作研修已蔚然成风,教师之间彼此都能敞开胸怀,进行不拘形式的对话明显增多。一个个研修团队的形成,逐步以使研修文化扎根校园并融入校园文化之中。研修团队的风采在“专题教研”中最能充分展现。几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撑,还有很多现实和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将继续走校本教研之路,为构建学校新的发展平台、重塑学校教研文化、推进新课程改革付出更大的努力。

(五)建设团队文化,激发团队发展活力

一要建立学校发展、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共同愿景。学校要树立育名师、创名校的意识,将拥有名师、名团队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要求,将培养一支名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教师要倾注工作热情,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团队共享的理念,建立彼此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价值观,努力营造资源共享、个性自由表达、身心愉悦的成长空间,在团队发展中,实现提升自己、超越自我的目标。二要形成良好的合作环境。要通过建立有效地沟通交流机制、适当的激励机制、适度的良性竞争机制等,形成领导和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尊重、信息畅通、技能互补、决策高效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做到日常工作不推诿,遇到难题群策群力,优化团队合作过程,使教师在团队中分担任务与责任,共享信息与荣誉,在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中,消除人浮于事的“人造团队”现象,以优秀的学校文化、团队文化,实现团队内部深层次的真正合作。

三、工作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动员组建阶段

召开全体教师会,动员部署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每位教师尽快融入到团队,明确意义。学习团队建设策划意见。 

第二阶段:组建教师团队

初步形成框架,每位教师明确职责,扮演好角色,为如何构建和谐高效卓越团队出谋献策,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力,提高凝聚力。制定好各团队目标和行动计划。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阶段

各团队按团队计划有目的实施。学校将开展系列活动,为教师提供平台,通过活动或教学实践来使教师超越自我,激发潜能,让教师拥有敬业、共赢、爱心、感恩、孝亲、负责任的心态,增强教师归属感,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对生命的激情热爱。

第四阶段:总结

各团队对团队的创建工作进行总结,提炼经验,改进不足。经验交流

 

四、学校教师团队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李月胜

副组长:路俊    黄秋生

领导小组成员:成健     华兵      贾良梅      解维丽   

              雷鹏     顾海飞    王海萍      黄晶璟     

 

五、教师团队运行保障

为了确保团队建设和运行,我校成立以校长、各科室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督导小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加强教学工作的执行力,提高效率,增强服务意识。

1、建立分级备案制度。

各专业团队建立后,要明确团队名称、规模、活动形式、及研修方向,在尊重团队成员意愿的前提下,积极申请,逐级备案。

2、建立指导培训制度。

要积极聘请专家,对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充分利用各级培训为团队组织者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要定期组织召开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经验交流会,通过举办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团队评比、活动展示等方式主动搭建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的影响力,推广团队建设先进经验。 

3、建立考核奖励制度。

制定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机制。从师德建设、组织管理、活动开展、成就效果、创新实践等方面,定期对全县所有教师专业发展团队,进行全面考核和动态管理,对于成绩突出,连续考核优秀的团队成员,在评先树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管理不善的给予注销处理。要适时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对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团队给予适当资助和扶持,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

 

 

 

 

 

汤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