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感触·感悟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0-11-19 | 390次浏览
感谢·感触·感悟
永远记得这一天:2010年11月18日,刻骨铭心。这一天,江宁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周爱华老师走进我的课堂,听我执教《小动物过冬》,心境真的不一般,既兴奋又惶恐。兴奋的是终于有了这样一个专家引领的机会,惶恐的就是怕自己上得糟,不能得到周老师的首肯。没想到的是:周老师和蔼可亲、待人热忱,课后还耐心地与我们促膝长谈。不仅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切实的改进建议,还就我自身的发展成长给出了宝贵的指导性建议。
结合周老师、黄校、孔老师和我师父对我这节课的点评,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些也成为了我的语文教学生涯中的宝贵经验。主要感悟有以下几点:
一、思路要明确。教学设计一节课,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第一课时要完成什么,第二课时要完成什么,一定要清晰。明确目标,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再来一步步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使之详略得当、丰满立体,这样,教学就不会零乱无主、杂碎冗长。
二、细节很重要。《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中,三个小动物之间互相的称呼是“燕子姐姐、青蛙哥哥和蜜蜂妹妹”。我在设计这一小节过渡的时候,是打算承接上课开头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们聪明能干、热情友好”这句的。“交朋友啊,就要这样有礼貌”,以此带领学生体会小动物间美好的友谊。可是在教学中,我却忘记了讲这句话了。简短的一句话丢了,整个教学设计也因此而显得不合逻辑。
三、重视重点生字词的教学。我在“量”字的教学中比较模糊,没有讲到位。“量”是个多音字,有必要向学生明确,在教学中,这个班的大多数孩子都认为它读liang(受课文中词语的影响),没有人说出“量”还有 “liáng”和“1iàng”两个读音,我就直接告诉他们这个字在本课中读liáng,和“商“组成词时读轻声。这样的讲述很牵强,学生可能就是云里雾里,没能记住这个字的读音。
“暖和”两个字的颜色应设暖色调,给人看了就觉得暖和。为了教学“暖”字,并提示学生读准“暖和”这个词,我将词语的颜色变为蓝色(其它着重强调的词都是用红色),周老师发现了这一小细节,建议将这个词的颜色也设为红色。欣赏她的细心!
要照顾到班上的大部分学生。教学“第”字,我是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字来记忆生字,出示了“弟弟”的“弟”字。我的设想是“弟弟”的“弟”学生已经学过了,只要把它的“倒八头”换成“竹字头”就是“第”了,学生应该可以记住。可是或许,有的学生“弟”字掌握得不牢,这里还是应该再强调一下。
“春暖花开”,应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而我制作的课件比较单调局限。可以先让学生闭着眼睛肆意想象;可以搜集一些春天里各种花开放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来帮助学生对“春暖花开”的理解感悟。
四、要尊重自然规律。在让学生介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时,我的引导是:“你喜欢谁的过冬方式?请你来说一说。”这样的引导似乎不具科学性,小动物的过冬方式是自然现象,谈我们喜不喜欢,不大好。(这点我还是比较迷惑,课文本来就是童话啊,在童话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谈喜欢哪种小动物们的过冬方式呢?)
五、要进行有效朗读。在这节课中,学生齐读比较多,浪费时间,也没有效果。说到三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除了指读外,我还让孩子们齐读,学生读书的效果很不好。这些细节设计都应考虑到学生,这一课童话味十足,不能因此而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致。
六、预设与生成的处理要得当。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已经试上过两个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差异明显,第一个班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我的课前预设来回答的,自然好办,我的心里也不会有负担,感觉比较轻松。但是每个人眼中的“哈姆雷特”是不同的,同样的问题,在第二个班上出现了不一样的答案,这需要我灵敏巧妙地来应变。从这些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还是比较多的。
七、应多与学生沟通。教师看待学生的目光、说话的语速、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我觉得这些都是远于言语之外的心灵上的沟通,老师的眼里、耳朵里、心里必须要装满学生。因为是借班上课,对这个班的学生了解甚少,课前也没有来得及做一些必要的沟通,再加上上课的地点比较陌生,学生表现很拘谨,思维就没有放开,课上下来,我感觉很吃力。
八、教学准备要充分。两次上课中,我的课件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问题。因为用到的超链接比较多,上课的时候又比较紧张,就很容易点错链接的内容。要吸取教训。教学设计上,取别人之精华之处,为我所用。因为上过《小动物过冬》这一课的老师比较多,其中不乏有名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许嫣娜老师的课,在去年的某次语文活动上,亲身听了她的课后,当时就在心里把她树立为自己的榜样了。这一次的教研活动课,我选择这一课其实是非常矛盾,因为许老师的那节课已经在我的心底深深扎根了,无论如何,我都没有办法离开她的课对我的影响。时间紧,于是我决定向偶像学习,学习她课中的精华之处,来帮助我的成长。
在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感触真的很深,写得也比较杂。“如果你更加努力了、钻研了,那么你就能超越目前的状态;如果没有,你只能维持你现有的水平。”我会牢记周老师这句话,为了自己的信念,在教学生涯中,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向前“冲”。